舅舅的秤与两百斤“功德狗”:秤能骗人,天不欺心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较为有趣,也引人深思。
他扬扬得意地算了一笔账:一年卖出一千斤肉,实际只给了八百斤,相当于“少杀”了两百斤的狗——自诩为“救”了两百斤生灵,积了阴德。乍听之下,这“算法”似乎巧妙,甚至透着一丝“精明”。但玄门看事,穿透表象直指本质。这把八两秤,称出的不是功德,而是深重的亏欠!
道教《太上感应篇》开宗明义: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万法皆由心造。舅舅用秤的根本动机是什么?是出于对生灵的悲悯?
是为减少杀业?非也!其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贪图更多钱财。
以欺诈为手段,满足私欲为驱动,
此等发心,何善之有?此乃恶业之根苗!
这每日每笔交易中累积的欺骗,早已在无形中织就了一张巨大的恶业之网。所谓“救狗”,不过是掩盖欺诈的一块遮羞布,自欺欺人而已。狗非因舅舅的“仁慈”而免于被杀,而是他为了牟取暴利而克扣了顾客应得的份量。只是侥幸未被选入当日的屠宰名单,其命运并未因这把秤而改变。舅舅也并未真正花费心力、财力去救助、安置这些动物。道教承负观阐明:个人行为之善恶,不仅作用于自身,亦将影响子孙后代。舅舅的欺诈行为,所得乃不义之财。此财自带凶气,聚之则为祸根。看似“小恶”的八两秤,日积月累,其产生的负面承负之力,远超其虚幻的“救狗”之功。 
经商之道,诚信为本。靠欺诈获利,无异于饮鸩止渴。
一旦被顾客识破,多年经营的信誉瞬间崩塌,生意必然难以为继。此乃现实层面的直接反噬,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人会逐渐丧失对真正善恶的辨别力,混淆是非,腐蚀良知。“八两秤思维”蔓延,人人效仿投机取巧、以次充好、美化恶行,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社会互信成本剧增,人人自危。 
彻底断绝此杀生、易惹争议之业,是方为根本解决之道。即便一时难以转行,也应立即弃用八两秤,足斤足两,诚实买卖。可用诚信经营所得之合法利润,实实在在地去救助流浪动物,最起码不滥杀, 
所谓“救狗”两百斤,不过是贪欲在功德镜前一场拙劣的表演。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上的“聪明”算计,而在起心动念间的纯正光明。

01
08月
2025-08-01 10: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