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善信都曾问过我“为什么修道?”一开始我都回答“执念。”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执念”慢慢变成了“渡己。”其实无关其它,这是时间的力量。热血沸腾的初始,总会随着世俗各种事情的到来,缓慢遗忘。直至最近,一位善信问我,修行可以飞升成仙吗?我脑海中闪过无数答案...
原本我是想说“中庸为何能在四书中独占一席?”略微思索,颇为不妥。毕竟我们谈论的是“道”而不是“文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的“一”大部分时候我们都理解为“无极”而一生的“二”则是“太极。”太极有阴阳,对应的理解为刚与柔、快与慢、上与下等...
前些天与善信聊天,问我真的“过午不食”吗?我拿着还真不好回答,要说是吧,其实我大多数时候都吃了的。要说不是吧!我吃的极少不说,有时候就是一些汤汁类。颇有些“食饵”的意思在里面。实话实说后,与我聊天的善信也直呼“了解,明白。”最后问我是否真可以“饿治百病?”...
现在好多“修行者”都在替别人消灾解难,可大多数都是说的“供养”与“供灯”乃至“牌位”什么的。少见有“画符”的,原因倒是不怎么明确。猜想,是不知道如何画符的吧,又或者没有上述的“收入快捷”?我们首先说说符纸的颜色,常见的是黄色,为何呢?宋代的《夷坚丙志》有载...
近日有善信询问我说:“为何人总是看不见鬼怪,即使有时候明明感觉到了异常?”我回答说:“因为地府与阳间是单行道。”其实这话有点无稽之谈,甚至说叫做信口开河。按照华夏文明记载的完整五道轮回体系,分明就是双向的。单向那是片面之词。根据《云笈七签》卷十相关记载,道...
“师傅,什么是道”“不知道”“这算什么答案”书上说了无数的道上善若水是大道处众人之所恶是道生一的也是道……可我们自身修的是什么道能否明白常人问起时能否脱口而出若是不能那必是未曾想明白还要探寻的道那就只是路而非道修道尚且需要目的明确什么是道为什么修道这些是基...
近日有善信询问我寒衣节有什么习俗我简单的回答了下有专门的祭祀法事可是从历史资料看事情远不是如此简单《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朝的腊祭情况那时天子在社坛祭祀众神百姓则在门内祭祀五代祖先以猎物为祭品这是早期的寒衣节而寒衣节又被称作“授衣节”源于《诗经·豳风·七月...
《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作为玄学爱好者的我们,自然有了自己的理解。纵使如此,却还是有些无言以对。我们曾经谈到过,这是一个修行最适合的时代,却又是最“群魔乱舞”的一个时代。不管是出于缘分,亦或者其它。我身边接触的善信百分之七十都已是“修行者”...
现在流行一个词汇“杠精”我粗略的查了下释义我觉得与前面说的“瞎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片面的角度来说,我还真在历史记载中找到了“瞎掰”的祖师爷认真关注我们的善信都还有印象——白马非马这是出自于名家公孙龙的记载据资料记载又一次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想要出城可当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