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

浅谈“道经师宝”的“师宝”

作者:玄青子|分类:道法交流|标签:道法交流

近段时间,找我拜师的人又多了起来,不乏别人介绍的。


可是与其聊过之后,似乎都“不被看上”。


从传统习惯上来说,道教拜师都会有“考核”的。


我将其归类为“三观”考核,无数次说的:要是我会的你不感兴趣,我如何教?


交谈结尾的时候,我会询问想学什么。

shicheng.jpg

得到的答案,一度让人觉得“很幼稚”,大多还停留在书上,甚至传言中。


对此,我的回答都是“我不会”,相互作用下,自然也认为我能力不行。



闲暇时,我静心想了想,如此情况,恰好佐证了为何要将“师作为宝”且与“道经”并列。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道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字:道、德、善、静、安。


虽然每个字都显得格外重要,本篇内容谈“师”故而说“静”。


修行时候的静,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感知天地间的能量。


生活时候的静,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思考,思考什么是修行,思考如何修行?


我理解的修行分为两步,一步是基础的修行,就如同发动机获取能源一般。


需要源源不断,且贯彻始终。


另一步则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准则的法术修行,道以术显,术以道通。


要做到这些,基础的就是拜师学习,以至于“有本可学”。


想要学有所得,那必然是有可以依照学习的法本,有可以解惑的老师。


网络随处下载的资料,连真假尚且无法辨别,何况是长远的修行。


《师资品》上说:“太上告子明曰:学道之人,闻法如饥欲食。见可师之人,如病得医,何惜谦下。


当如世间贫穷之民为衣食,故债力自役,为人给使,不辞勤劳,不避贵贱长幼,唯财是与。


学道之人,亦复如是,求法事师,莫择贵贱,勿言长幼。言我年以大,而彼年少,彼是贱人,我是高士。


夫若生此心者,故怀死生俗间之态,不解至真,平等之要。


此人学道,徒望其功耳。人无贵贱,有道则尊。


所谓长老不必耆年,要当多识多见以为先生。”


直白了说,修行,也得有“依据”与“指导”,最合适的获得办法,就是“师承”。

01 10月

2022-10-01 16:52:13

浏览830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本命日”祈福为什么会效果更好 重阳开天门,斗姆延寿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