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系说“气”:风水讲的、修行练的、清浊之分,一篇搞懂

与学生交流,说到打坐与气,深入交流之后,
常说的“清气”与“浊气”又当如何分辨?今日与诸位分说一下。首先,需知我中华道文化之根基,皆源于“气”之哲学。《庄子》有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皆由“炁”(qì)化生而来。此“炁”先于天地而生,其核心目的无一不是在引导生旺之气顺畅流入,滞留聚集;同时化解、阻挡衰败煞气。所谓“藏风聚气”,便是此理。此气,道门常写作“炁”,以区别于口鼻呼吸之“气”。此乃先天之炁,是生命最根本的能量源泉,藏于肾,布于全身。我们后天呼吸之气、水谷饮食之气,皆是为了滋养补充这先天之炁。修行之“炼气”,乃是通过调息(呼吸吐纳)、存思(观想)、打坐(静定) 等方法,二者并非截然分开,外在环境之气会影响内在人身之气,此即“天人感应”。
无论是外在风水还是内在修行,都极重“清气”与“浊气”的分别。
因此,我简单的将其整理成表格,便于大家对照查看,与区分。
| 清气 (生旺之气) | 浊气 (衰煞之气) |
|---|
| 外在环境 | 光线明亮,空气流通且清新,环境整洁,布局有序,草木生机勃勃。 | 阴暗潮湿,空气污浊或有异味,杂乱无章,噪音刺耳,植被枯萎。 |
| 身体感受 | | |
| 心理感受 | | 心绪不宁,注意力难集中,易生负面情绪(焦虑、易怒、抑郁)。 |
| 来源 | 阳光、流水、绿色植物、洁净整齐的空间、善良积极的人。 | 垃圾、秽物、异味源、混乱的格局、尖角冲射(形煞)、负面情绪与口舌。 |
既然有了清气与浊气之分,那又如何培养清气,化解浊气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理解,从环境层面,风水角度去应用:那便是尽可能每日早晨练习深呼吸,吐出浊气,吸入清气。再有,须知过度油腻、腐败的食物,亦会在体内生成浊气。
06
09月
2025-09-06 12: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