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
18 07月
积德行善到底有什么用 积德行善到底有什么用

近日与好友聊天,说起一个很现实的话题,也就是常见的累积功德,积德行善。好友说话算是毫不客气,直言说整日将累积功德、积德行善挂在嘴边,除了说有助于修行,对普通人到底有个什么用?略显激动的口气,同时还说不要以书上说的来回答。与人交流的多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丝毫...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25
05 07月
坚持有意义吗 坚持有意义吗

今日遇见一位许久未曾见面的好友,其曾对玄学占卜推崇至极,可如今再见,一番言论,竟让我有些不知如何开口。相遇就是缘分,所以有些人不管相距多远,总能重逢,重逢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仅需要一个眼神,那么彼此都能懂。我与那位好友,曾亦是如此,今日的偶然相遇,从始至终...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80
02 07月
“和光同尘”何解? “和光同尘”何解?

不瞒各位,和光同尘这个词语,我初次是在《道德经》上见到,再见的时候却是在某游戏介绍里听闻。可是也见过不少人将其写出来裱好悬挂在书房,细思之下,其实和光同尘一词,寓意深刻。《道德经》上说:挫其锐,解其纷,合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字典上说:和光:掩饰自己的锋芒...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60
21 06月
修行为什么会变得“无情”? 修行为什么会变得“无情”?

今日看一位前辈说:过于理性的人是最无情的,即使曾经最在乎的,也可以毫不犹豫舍弃。看到这话,我顿时想起了传说中关于神祗无欲无求的传说。进而,也思考了下“大道无情”。除了小说与影视作品,正统的修行典籍,似乎都是在给我们说:修行要心如止水;修行要听之不闻,视之不...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1088
12 06月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知?”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知?”

今日有好友送了我一幅字,原因是他较为喜欢,认为我也应该很喜欢,不过确实我也很喜欢。字画的内容就一个字“知”。对于字的意境,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所以今天我不说字的意境,只说我喜欢的“内涵。”对于知,我首先想到的便是耳熟能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50
11 06月
怎么看待“华夏无闲神”这一理论好? 怎么看待“华夏无闲神”这一理论好?

初次见到这理论,我是一笑置之,甚至都没有多余的念头,可最近则是频繁听到这理论,于是深入思考了一番,继而有些大吃一惊的意思。从字面上的意思来了解,我们生活中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从来不会去做一些没有“收益”的事情。又或者,这叫做“资源的充分利用”。姑且也算...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703
21 05月
静,是无趣的,亦是枯燥的 静,是无趣的,亦是枯燥的

以前我的书房挂着一副别人送的字:静坐常思己过,开谈莫论人非。相隔数年,那幅字也被我收起来放在书房未曾打开,可每每想起,总会觉得很有道理。对于修道而言,其实我学的最实用的不是什么术法经文、也不是什么武术绝招,而是“静”。平心而论,单独的说起“静”,那是空白无...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1787
17 05月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

近期我接触的人,多分为两类,一类是“很焦虑”;一类是“躺平”。对于这两种生活态度,我不做评价,可是过渡焦虑,总归是有害身体的。庄子在《庄子·人世间》一书中说: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我见过别人的解读,且我认为概括的很到位:做人太难了。这句话用我们现在的...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95
13 05月
缘起,契机 缘起,契机

与一位前辈聊天,他频繁的提到:凡事不可着力的地方就是命。曾几何时,我也用这话写过文章,时过境迁,眼下的感悟似乎多了些。道教是一个较为讲求“缘分”的存在,缘起缘灭的过程,就可以决定很多的事情,小到结识,大到至交好友。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若无相欠,怎么会相见?...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1203
10 05月
道家有个帛家道 道家有个帛家道

道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有了统一的分类:正一与全真。这算是根据修行方式划分的,在这两大类之中,各自又包含了数个门派。今日我们简单聊下道教的帛家道,论出名自然是不如五斗米道、太平道,乃至如今已是鲜有人提及。可在整个道教的发展史上,其已然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