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
13 05月
缘起,契机 缘起,契机

与一位前辈聊天,他频繁的提到:凡事不可着力的地方就是命。曾几何时,我也用这话写过文章,时过境迁,眼下的感悟似乎多了些。道教是一个较为讲求“缘分”的存在,缘起缘灭的过程,就可以决定很多的事情,小到结识,大到至交好友。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若无相欠,怎么会相见?...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1141
10 05月
道家有个帛家道 道家有个帛家道

道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有了统一的分类:正一与全真。这算是根据修行方式划分的,在这两大类之中,各自又包含了数个门派。今日我们简单聊下道教的帛家道,论出名自然是不如五斗米道、太平道,乃至如今已是鲜有人提及。可在整个道教的发展史上,其已然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83
03 05月
庄子说“想太多是一种病” 庄子说“想太多是一种病”

近日我发现不少人都出现一种:失落情绪,行为上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心情上也是压抑着的郁郁寡欢。看书上说,这是因为:想得太多,做的太少,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要忙碌起来,那是没有时间“沉思”的。 印象中,韩愈在《师说》中有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72
03 05月
自我救赎的修行? 自我救赎的修行?

对于修行,我自认为执着了几十年了,可对“修行”的定义,却在时刻发生改变。曾在某个时间段,我以为:修行就是过好眼下的日子与法术,法术并不适合每个人,过好眼下的生活却适合每个人。可随着持续的修行,在“社会”中的见闻,我忽然觉得:修行不过是一场自我救赎。是不是觉...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30
30 04月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每次网络阅读,都可以发现不少谈论《易经》的,或是自己的学习理解,或是一些经验的交流。从其中我发现了些谈论较多的话题,例如“物极必反。”以前写文章,我都是讲“物极必反”这个道理总结在《道德经》上阐述的。不过后来想想,这也许是另类的偏颇,实际上较为有名的传统文...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48
22 04月
人为什么会渐行渐远,直至走散 人为什么会渐行渐远,直至走散

在我的印象中,说朋友关系渐行渐远的代表,自当是鲁迅《故乡》中写的关于自己儿时玩伴:闰土。小时候,年纪相仿的两人,一起在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鱼儿跳,是闰土口中的“迅哥儿。”三十年后的重逢,从闰土嘴里出来的却是一句“老爷”。一层厚厚的壁垒横在了两人之间,再也...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561
19 04月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道德经》上有句话很招人喜欢“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这句话的本意是说:若有人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生命一样宝贵,那就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这样的解释,让我想起了《易经》上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三顾茅庐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作为三国时期“智力天花板...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784
16 04月
一场有趣的辩论 一场有趣的辩论

近日又看到一些精彩的“辩论”,关于传统文化或者是修行的。虽然我也就看看,可我也有自己的想法。首先,我觉得我们需要弄懂辩论的点是什么,或者说,我们辩论的主题“传统文化与修行的好坏”是否正确。老子的《道德经》上说:吾不知其名,故强名曰道。由此可见,所谓的道本就...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37
09 04月
说不清的不只是经文 说不清的不只是经文

虽然我们整天都在嚎“大道至简”,可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说不清楚。近日有好友询问我,说《阴符经》名声在外,却是那么的复杂,甚至还有生僻字。可《清静经》明明很简单,亦是名声在外,可为何不见推崇与解读?就这两经书对比吧,都属于道门必读典籍,只是一个被称为“天书”...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24
08 04月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世人都说:修行有三种心境。我亦是如此认为。可“修行”是什么?却鲜有人深究,翻阅书籍,私以为“修行”不过是:独处时的自律,喧闹时的怡然自得。亦或者,“随心所欲不逾矩”第一种心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大多数人都是这般,看到事情的表象。甚至都不曾去思考背面的意义...

作者:玄青子|分类:一日一道|浏览:634